合歡栽培技術 |
當前位置: 中國苗木網 > 栽培技術 > |
來源:未知 作者:admin 發(fā)布時間:2013-07-28 16:04 |
合歡" class="blacklink_line">合歡栽培技術學名:Albixxia julibrissin 別名:馬纓花、絨花樹、夜合樹 原產地:中國和日本 形態(tài)特征:落葉喬木。枝條開展,樹冠廣傘形。樹皮灰棕色,平滑。偶數羽狀復葉互生,具10―30對鐮刀狀小葉,全緣,無柄,夜晚小葉合攏下垂,頭狀花序簇生葉腋或花密集于小枝先端,呈傘房狀,似戰(zhàn)馬頭上的纓球,故又名馬纓花。淡紅色。莢果條形,扁平,邊緣波狀。種子小,扁橢圓形。花期6――8月,果期9―10月。 常見同屬還有:①山合歡" class="blacklink_line">合歡,羽狀復葉、花絲白色;②大葉合歡" class="blacklink_line">合歡,花絲黃綠色,莢果較闊大;③金合歡" class="blacklink_line">合歡,屬熱帶樹種,花金黃色,不適合本地生長。生物學特性:含羞草科合歡" class="blacklink_line">合歡屬植物。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(huán)境。適應性強,耐干旱、瘠薄,不耐水澇,萌芽力差,不耐修剪。具根瘤菌,有改良土壤功效,淺根性。生長適溫13―18℃,冬季能耐-10℃低溫,土壤以肥沃、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宜。春季萌芽較多數花木偏遲。 繁殖方式:常用播種繁殖。9―10月采集種子,干藏至來年3―4月春播。播前用60℃熱水浸種,1晝夜換一遍水,第3天瀝清水,倒入紗布中進行催芽,待種子胚根露白時,即可條播。地膜履蓋播種5天左右即可破土,當年生苗如果肥水充足時可長至2米高。 999中國苗木網,999miaomu.com 栽培管理:合歡" class="blacklink_line">合歡密植才能保證主干通直,育苗期要及時修剪側枝,發(fā)現有側枝要趁早用手從枝根部抹去,因為用刀剪削側枝往往不徹底,導致側芽再度萌發(fā)。主干傾斜的小苗,第2年可齊地截干,促生粗壯、通直主桿。小苗移栽要在萌芽之前進行,移栽大苗要帶足土球。綠化工程栽植時,要去掉側枝葉,僅留主干,以保成活,并設立支架,防風吹倒伏。晚秋時可在樹干周圍開溝施肥1次,保證來年生長肥力充足。 病蟲害防治:主要有潰瘍病和枯萎病危害,可用50%退菌特800倍液噴灑。蟲害有天牛、粉蚧、尺蠖和翅蛾,尤其近年來,我縣合歡" class="blacklink_line">合歡樹上翅蛾幼蟲危害嚴重,可用煤油1kg加80%敵敵畏乳油50克滅殺天牛,用40%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噴殺粉蚧、翅蛾和尺蠖。 |
上一篇:甜葫蘆高效種植技術 下一篇:高壓截枝法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