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洋楹栽培造林技術 |
當前位置: 中國苗木網 > 栽培技術 > |
來源:未知 作者:admin 發布時間:2013-07-28 08:57 |
南洋楹學名Albizia falcataria (L.) Fosberg 又稱仁仁樹,為含羞草科、合歡" class="blacklink_line">合歡屬喬木植物,樹干通直,樹冠稀疏,嫩樹淡綠色,微有棱。二回羽狀復葉,羽片11~20對,每羽具小葉18~20對,對生,矩圓形,穗狀花序腋生,花冠淡白色。南洋楹陽性樹種,不耐陰,喜暖熱多雨氣候及肥沃濕潤土壤。幼根瘤菌,具固氮作用。花期4~5月。南洋楹生長迅速,樹形美觀,可作庭園綠蔭樹種栽植,也是良好的經濟林木。 南洋楹高25-30米,17年生樹高40-45米。原產馬來西亞馬六甲和印尼魯古群島,一般立地條件4-5年便可砍伐利用。在原產地胸徑年生長量可達10厘米以上,4-5年林分每畝材積生長量6.9-7.2立方米,它的生長速度比杉木快6-8倍,比按樹、木麻黃快2-3倍。在熱帶地區享有“植物賽跑家”的美譽。 一、采種。每年7-8月莢果變黑未裂時,即為種子成熟象征,此時要抓好時機采摘種子,莢果經曝曬搓出種子后,用布袋干藏備用,每500克種子約3萬粒。我省南洋楹種子自采較少,較多從外地調人,故應篩選去劣取優,除去空粒、弱粒、蟲蛀粒。 二、育苗。播種前用70-80℃水浸種,以除去外種皮粘液,待自然冷卻后,把種子撈起再用清水浸種24小時,用此法催芽,種子發芽率達80%以上,且發芽整齊。南洋楹育苗可采用大田育苗(有撒播,條播和點播)和容器育苗,建議采用容器育苗為好,有袋、磚、笠等多種,大面積造林多采用塑料薄膜袋作容器,成本低、操作和運輸方便。容器內所用的土壤一般為黃泥心土、火燒土、腐殖質土、菌根土等。南洋楹育苗以接種根瘤為宜,可在南洋像林地中取些土壤或含根瘤的土壤,拌入苗床或容器營養土內,對幼苗生長有促進作用。另外,有的地區在營養土施加少量磷肥,效果亦好。育苗季節以秋播為宜,冬季注意防寒,防霜凍。 苗木網,999miaomu.com 三、整地。南洋楹根系含有根瘤菌,有良好固氮作用,是改良提高土壤肥力的優良樹種之一。為達到速生豐產、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,細致整地很重要,一般有穴狀、帶狀和機耕全墾幾種,植穴以60厘米見方,深40-50厘米,每穴施足基肥(基肥要腐熟),并加施磷粉250-500克,有利于幼苗根系生長、發育。造林前要提早2-3個月整地,不宜采用“一鋤法”和隨開穴隨造林的粗放經營。 四、造林。造林季節可在春夏季或夏季造林均可,一般多在春季造林。容器畝高30厘米左右即可造林。裸根苗造林要掌握逢雨造林,以提高造林成活率。大苗造林(苗高2米以上)可采用截干造林,截干高度以保留5厘米左右為宜。造林密度可用4米x4米的株行距,即每畝種植40株左右。 五、撫育管理。造林后要加強幼林撫育管理工作,貫徹“三分種、七分管”的原則,做好幼林的除草、松土、施肥和防治病蟲害等工作。為防止幼林主干分枝過矮,可適當進行修枝,大面積造林時,一般在7-8年內,每2年間伐一次,最終每畝保留株數為15株左右。另外,南洋濫成熟期早,用材林10年左右便可砍伐利用,紙漿材4-5年即可砍伐,但不同的立地條件,經營水平,林木的砍伐利用期限有差異,故不能“一刀切”。 南洋楹造林 999中國苗木網,www.cqhuayin.com 1、南洋楹原產地熱帶,適宜生長在高溫多濕的環境,年平均氣溫25-27℃,年降雨量2000-3000毫米。要特別提醒注意的是南洋楹畢竟是一個熱帶樹種,雖然在廣東地區已引種60多年,它雖有一定的耐寒性,但霜凍期連續10天以上,則幼林會受凍害。上世紀90年代初,粵東某地有一外商投資營造南洋楹速生豐產林,造林逾萬畝,由于造林當年霜凍連續時間長,幼林幾乎全部凍死(根系也被凍壞,喪失了萌芽力),經濟損失慘重,教訓是深刻的。在選擇南洋濫造林時,其緯度要選擇在北回歸線以南的低丘陵地為宜。 2、南洋楹不耐蔭庇和樹種競爭,因而在初植密度不宜過密,每畝栽植40—50株左右,最終間伐保留每畝15株。 3、南洋楹喜光,生長在土層深厚,排水良好的地方,其生物量高。經濟效益好,反之,在干旱瘠薄。土壤粘重和低洼積水地栽植,其生物量低,經濟效益差。寧可種少些,但要種好些。故此,在林地選擇、良種壯苗、細致整地和撫育管理以及防治病蟲害方面,環環扣緊,才會大見成效。 4、采用塑料薄膜袋作容器的,如果是密底的,在造林時必須將薄膜袋撕開,因為薄膜在土壤中不能降解,會嚴重影響幼樹生長、發育,雖然是一道小工序,但切不可粗心大意,貪圖方便會帶來不必要的損失。 |
上一篇:淺述園林景觀中的花境 下一篇:巨峰葡萄的栽培技術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