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棚果桑種植技術 |
當前位置: 中國苗木網 > 栽培技術 > |
來源: 作者: 發布時間:2013-07-27 11:27 |
果桑(桑椹)是為我國第三代新穎果品之一,它含有豐富的果糖和人體所必需的16種氨基酸、維生素以及果酸、果膠、天然色素等多種營養成分。果桑不僅可以鮮食,亦可加工成桑椹飲料、桑果醬等具有營養保健價值的、高品位的大宗系列新穎產品。春天栽植,初冬就可覆膜升溫,一般春節前即可陸續成熟上市,當年畝產可達1000kg以上,每公斤售價100~150元。目前,市場潛力大,開發利用前景十分廣泛。 一、覆膜升溫時間的確定 果桑和其他落葉果樹一樣,也需要一定的低溫休眠過程。一般認為,果桑在深秋自然落葉后休眠或低溫處理30~40天,就能順利通過休眠期。覆膜升溫時間一般掌握在元旦前后最為適宜。覆膜過早,自然休眠不足,發芽、開花、果實大小參差不齊,影響產量及品質;覆膜過遲,達不到提早上市、搶爭市場、獲取高效的目的。 二、棚室溫、濕度的調控 蓋膜前,應提早澆1次透地水,保證根部正常的水分供應及棚體內空氣濕度的補充。實踐證明,果桑發芽前,棚內相對濕度應保持在85%以上,開花期則要控制棚內相對濕度,一般掌握在50%左右;坐果后,棚內濕度提高到70%左右。為保證棚栽條件下果桑的栽培成功,升溫過程一定要循序漸進,不能過急。開始升溫時,白天一般掌握在15~18℃,最高不超過25℃;開始顯露果穗時,白天控制溫度在27℃左右,最高不超過32℃;夜間溫度調整到15~18℃,目的是通過加大晝夜溫差,促使桑果內的糖分轉化和營養物質的積累。早上拉開草苫時,首先進行短時間的通風,借以排出棚室內過多的濕氣;白天棚內溫度達32℃以上時,一定注意控制溫度,必要時揭邊膜、放底風強行降溫,否則,果葉易出現燙傷。 中國苗木網,www.cqhuayin.com 三、 樹形與修剪 一般新定植的苗木,應在距地面30cm處短截定干。當年一般每株萌發新梢5~6個,待新梢長到20cm時摘心。第2年桑椹成熟采收后,結合整形進行夏季修剪,可將所有的結果母枝,留2~3個芽進行重短截,促其萌發新梢,培養成為下年的結果母枝。短截時間宜早不宜遲,以保證新梢有充足的生長時間,積累營養進行花芽分化。修剪手段年年如此,使之逐步形成低干樹形。棚栽果桑修剪應本著“去弱留強、去劣留優”的原則,使枝干分布合理,發揮群體優勢。冬剪時將纖弱小枝、腐蟲枝從基部剪除,并對保留下的結果母枝進行短截,一般剪去枝梢頂端30cm左右。 此外,在正常管理條件下還要注意: ①抹芽主要抹除主干上萌發的不定芽、結果母枝基部的弱小芽。 ②注意摘芯摘芯不僅能集中營養、促進生殖生長,而且還能強化光合作用,提高坐果率、增大果實,提高產量和品質。 四 施肥與灌水 休眠期,在定植行中間開深30cm、寬40cm的施肥溝,每畝施入腐熟的優質農家肥3000kg,并混入復合肥25kg;果實采摘后結合重剪,每畝施尿素20kg;萌芽后,可用250倍尿素或350倍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肥5~7次,并結合噴灑1000倍愛密挺1~2次,以促進坐果,增大果實,促進早熟,提高品質。 果桑施肥后應及時進行澆水。在萌芽階段和幼果生長期,果桑對水分需求敏感,必須有足夠的水分供應。 苗木網,999miaomu.com 五、 病蟲害防治 果桑病蟲害很少,主要有褐斑病、炭疽病、白粉病、桑尺蠖、桑毛蟲、菱紋葉蟬、桑天牛等。可結合清理田園,將枯枝落葉焚燒后混入施肥溝埋入地下;萌芽前用400倍園藝清或600倍殺菌優進行殺菌;反季節栽培的果桑,很少發生害蟲,如有發生,可在果實成熟采收后,針對重點集中防治。露天栽培階段,注意防治桑天牛及蚜蟲、白粉虱等害蟲。 |
上一篇:萬年青受寒后補救措施 下一篇:合理選雌花防止西瓜畸形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