枇杷的生理病害及防治 |
當前位置: 中國苗木網 > 苗木病蟲防治 > |
來源: 作者: 發布時間:2013-07-23 17:11 |
枇杷的生理性病害,亦稱非傳染性病害。生理病害不是受微生物侵害引起的,而是由不良的外界環境條件所致。主要應防治好以下幾種生理病害: (1)日燒(日灼病) 由強烈陽光照射所引起的局部溫度升度而造成。多發生在果實的陽面。其癥狀是產生不規則凹陷,果肉逐漸干枯,呈黑褐色或紫褐色,不能食用。果實轉色期前遇到日照強的晴天最易發生此病,嚴重的可損失1/3的產量;在樹冠培養不當(拉枝過度)、更新修剪和高接換種時,由于內膛無枝葉保護,暴露的樹干、樹枝也會因強光照射,而發生枝干日燒病,初期韌皮部凹陷,漸漸焦枯發黑,皮層龜裂翹起。 防治方法:①進行果實套袋;②果面溫度超過30℃時,應在中午前后(成都地區10時前,福建地區11時前開始)向樹冠噴水;③培養合理的樹冠,枝葉繁茂,使枝干不至于受到強光的照射。在高接及更新修剪時,將暴露的樹干涂白。如已曬壞,刮凈消毒后,在傷口上涂上50%多菌靈的50倍液或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。 (2)裂果 在果實迅速膨大期或成熟期,天晴數日后突然下雨,果肉細胞吸水快速膨大,脹裂表皮,造成裂果。土層薄、保水保肥力差的果園,也易發生。果皮薄的品種、果面銹斑和病蟲危害,都會加劇裂果。 999中國苗木網,999miaomu.com 防治方法:①選擇不易裂果的優良品種作為主栽品種;②干旱時,要及時灌溉,保持土壤水分相對穩定,防止土壤過干或過濕;③在幼果迅速膨大期,勤施根外追肥,葉面噴0.2%尿素、0.2%硼砂或0.2%磷酸二氫鉀,并在施肥的同時調節水分平衡。 (3)葉尖焦枯病 在高溫季節、土壤干燥或幼根受傷時,常發生幼葉葉尖焦枯和畸形,葉片細小,嚴重的葉片僵化或僅剩葉柄,甚至提前落葉。受害樹果實小,發育受影響。一般以夏梢葉片發病較重,其次為春葉,秋葉很少發病。福建莆田枇杷產區果農俗稱此病為“枇杷瘟”。據莆田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蔡宗啟等人研究,發現果園土壤偏酸缺鈣,是此病發生的主要原因。土壤pH值4.6是此病發生的臨界值。 防治方法:①選用抗本病的品種,如解放鐘比長紅3號抗病;②加強果園土壤改良,加厚土層,增施有機肥;③在發病時全樹噴施0.4%的氯化鈣,或噴0.4%氧化鈣的同時,每株大樹施用石灰5千克,效果很好。 (4)紫斑病(赤斑病) 紫斑病在我國臺灣、福建省,以及巴西、日本等國都曾有報道,西班牙發生特別嚴重,此病果實陽面形成的紫褐色斑紋,可擴大至全果面的30%,特別嚴重的會導致果實腐爛。西班牙枇杷果實15%遭致此病害,使這些果實的商品價值降低40%-50%。早熟種特別容易發生此病。近幾年在福建莆田,“早鐘6號”枇杷的紫斑病也時有發生,且有愈發嚴重的趨勢。一般發生在枇杷果實開始著色前后,遇連續晴天,陽光強烈,果實陽面發紫色銹斑,一般不影響果肉,但嚴重時,會引起腐爛。不同品種抗紫斑病的能力有差異。 苗木網,www.cqhuayin.com 莆田市生物工程研究所吳得宜(2002年)對“早鐘6號”)枇杷紫斑病初步調查,其結果表明,“早鐘6號”的紫斑病實際上是輕度的日燒病。西北坡果園的發病比東南坡嚴重;果穗分布在樹冠外部的發病率比樹冠內部嚴重,樹冠頂部比下部嚴重;果實的套袋不包葉(果實不靠在紙袋上)的發病比包葉的重;中小袋套果實的比大袋套果實的發病重;開口套袋的比不開口套袋發病重;開口套袋袋口朝上的比袋口朝下的發病重;果實套袋材料用牛皮紙的,比用顏色較淺的新聞紙袋發病率高一些;套不透氣的紙袋比透氣性好紙袋的果實發病更為嚴重;用雙層袋套袋法,有利于減輕果實的發病率。 關于枇杷紫斑病的真正病因,也有人認為是果實內鈣的失調。鈣的減少使細胞壁更具透性,因而對那些影響蒸騰的因素,如強風、強日照更敏感。因此,應該避免水分的失衡。西班牙用營造防風林、遮尼龍網、塑料網和使用樹冠葉片來保護果實等方法,可防止或減輕紫斑病。 防治方法:①盡量多留樹冠內部和樹冠下部的果實,少留樹冠頂部的果穗;②果實套袋時,采取帶2-3片葉包果套袋法,有利于減輕果實的發病率;③采用顏色較淺的紙張作為套袋材料;④采用全封閉包果法進行套袋;⑤適度保持土壤濕度,有利于減輕果實的發病率;⑥增施有機肥,促進樹體健壯,增加葉果比,有利于減輕果實的發病率;⑦注意不進行過量修剪。 中國苗木網,www.cqhuayin.com (5)凍害 枇杷最不耐凍的器官是幼果,當氣溫降到-3℃以下,或雖不到-3℃,但在較暖時陡然降溫,幼果的胚也會受凍,變為褐色。一個果實的胚如全部凍死,發育停止,就不再繼續長大,到氣候轉暖時,可以看到果皮局部發褐,毛茸萎蔫。部分胚受凍的可以繼續發育,但果實變形,不能長到正常大小,降低了商品價值。花的抗寒能力較強。幼果的局果面遭受霜雪凍害后形成的病斑,稱為枇杷果實栓皮病(浙江黃巖群眾稱其為“和尚頭”、“癩頭疤”或“脆皮果”)。據資料介紹,在-6時,盛開的花凍死量達17.9%,花蕾基本未受凍。樹冠外圍的花果容易受凍,不同的品種受凍的程度不同,低溫出現的時期愈晚,受害愈重。凍害,還會造成落葉、枝干特別是幼樹枝干裂皮等危害。枇杷的樹體對低溫的忍受力較強,但剛移栽的幼苗會在-7℃時凍死。 防治方法:①在建園時,要嚴格選擇園址。避免在凍害嚴重或凍害發生頻率較高的地區建園。②選擇耐寒品種及砧木。如浙江的枇杷品種中,以洛陽青最不容易受凍。砧木以江蘇吳縣市的石楠較為抗凍。③重施采果肥,干旱時灌溉,增強樹勢,提高花芽質量,適當推遲花期。所施肥料的磷鉀比例要合理,特別在秋冬季氮肥的比重不可太大。在10月份追施鉀肥的,幼果胚細胞濃度加大,耐寒性增加。但鉀肥不可過量,否則果肉變硬,推遲著色。④葉面施肥能增強抗寒力及坐果率。幼果初期每20天左右噴施一次氮、磷、鉀肥,花期噴灑0.1%-0.15%硼砂液,提高坐果率。⑤地面覆蓋,增溫保濕。覆蓋材料可采用地膜、干草、土雜肥或土壤。秋末冬初雨后淺中耕,并覆蓋地膜。用干草(包括稿稈、雜草等)覆蓋的,厚度為15-20厘米,范圍應超過樹冠滴水線外30厘米左右。如覆草時間長,事先每株應增施尿素0.1-0.25千克以供給微生物分解有機物,防止脫氮。風大的地方,在覆草上點壓少量土,避免草被風刮走。同時,還要注意防止火災。⑥熏煙。當氣溫下降到-2℃時,各個果園一起點火熏煙,可提高溫度2℃左右。熏煙材料可用作物稿稈及草皮泥,每堆250-300千克,如再加上0.25千克氯化銨,發煙效果更好。每667平方米果園放5-6堆。⑦用塑料薄膜大棚防寒。據浙江農業大學劉權等在浙江寧海縣試驗,大棚用竹架,參照鋼架大棚做拱,上蓋薄膜,高出樹冠30厘米,個別枝條太高的可剪短。棚內地面覆蓋地膜,走道處在地膜上覆草或土。在氣溫10℃左右的晴天中午前后,開門通風換氣,下午及早關閉。 |
上一篇:火炬松松材線蟲病的防治方法 下一篇:唐菖蒲青霉腐爛病防治法 |